2017年天津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习题演练(9)
1.游说是指个人或组织有目的地利用语言、文字或其他传播媒介对特定信息进行解释、说明,以鼓励自己的受众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事的一种劝服性传播。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游说的是:
A.宣传栏中展示了定期少量献血并不会给身体带来危害,反而有利健康的资料
B.张教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自己的研究,学生们都觉得受益匪浅
C.社区开展了一系列“防害灭害”活动,给每家每户都发放了蟑螂药
D.妈妈答应了小明,如果他今天中午能多吃一碗饭,周末就带他去公园
2.直接证据是指能够直接证明刑事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间接证据是指不能够单独地直接证明刑事案件主要事实,需要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的证据。所谓刑事案件的主要事实,是指犯罪行为是否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实施。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直接证据的是:
A.小区监控拍摄下的犯罪嫌疑人李某盗窃车辆的视频
B.被害人的邻居王某提供的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前到过案发现场的证言
C.刑警在凶案现场提取到的男性鞋印
D.诈骗案受害人姜某提供的自己所遭受的金钱损失的银行记录
3.直观教学是指利用教具作为感官传递物,向学生展示相关内容,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或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直观教学包括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实物直观通过直接感知实际事物而进行;模象直观通过对实物的模拟性形象来直接感知;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上述三种直观教学的是:
A.请学生在课后阅读整篇小说内容并撰写读后感
B.暑期带着学生去工厂和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
C.请学生分角色朗读戏剧作品,或通过上台表演来体会人物性格
D.在艺术鉴赏课上,使用幻灯片给学生展示西方油画的经典之作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解析】游说的定义条件包括:(1)“利用语言、文字或其他传播媒介”;(2)“对特定信息进行解释、说明”;(3)“劝服性传播”。A项是通过文字来解释献血的好处,带有劝说大家去献血的目的性,符合定义;B项没有体现“劝服性传播”,不符合定义;C项发放蟑螂药第一没有体现传播媒介,第二也没有明确地体现通过解释、说明和鼓励的方式进行传播,不符合定义;D项没有对特定的信息进行解释说明,不符合定义。
2.A【解析】文段中包含了“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两个主要定义,附带补充解释了“刑事案件的主要事实”。抓住关键词“直接证明刑事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犯罪行为是否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实施”,判定直接证据。A项,小区监控拍下的盗窃视频可直接证明案件事实,故为直接证据;B项,“案发前到过现场的证言”并不足以证明案件事实,为间接证据;C项,“案发现场的男性鞋印”并无法直接指证嫌疑人,为间接证据;D项,“金钱损失的银行记录”同样缺乏其他证据证明事实,亦为间接证据。
3.A【解析】实物直观:直接感知实际事物;模象直观:对实物的模拟性形象来直接感知;言语直观: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感知和语义的理解。A项:课后阅读整篇小说并撰写读后感并未涉及到上述三者,阅读小说写读后感不属于直接感知实际事物,且不属于模拟性形象和学生接收言语直观的理解,不符合定义。B项:去工厂和农村实地考察属于直接感知实际事物,属于实物直观;符合定义。C项:分角色朗读戏剧作品属于对语言物质形式的感知,或者通过上台表演属于对实物的模拟性形象来直接感知,属于模象直观;符合定义。D项:用幻灯片展示西方油画,属于通过对油画的幻灯片形式而不是直接感知油画本身,即对实物的模拟性形象来直接感知,属于模象直观;符合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