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每日练习(2016.10.13)
1.美国研究人员分析了南极半岛和邻近的斯科舍海地区的实地数据后发现,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地气温上升了5至6摄氏度,并且来自其他海域的哺乳动物增多导致南极哺乳动物捕食竞争加剧。因此,在上述地区作为哺乳动物主要食物来源的磷虾的密度降低了80%。而同一时期,生活在该地区以磷虾为主食的阿德利企鹅和帽带企鹅的数量也急剧减少。
由此可以推出:
A.气温上升造成了南极海洋哺乳动物捕食的竞争加剧
B.如果磷虾的密度继续减少,阿德利企鹅和帽带企鹅都会灭绝
C.气候变暖和哺乳动物的捕食竞争加剧威胁了帽带企鹅的生存
D.气温上升对南极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极大
2.近来网上出现了一则有关“公务员绿色出行”的报道,即A市教育局通过添置公务自行车,使得较近距离的公务活动不再派汽车,从而大幅降低了公务汽车使用率。B市环保局负责人看了这则报道,认为引进公务自行车能缩减财政开支,于是决定也采取这种做法。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构成上述决定的前提条件:
A.自行车出行的方式结合B城市的地理环境以及道路交通状况是可行又可取的
B.B市环保局的办公人员规模和已有公车数量与A市教育局相近
C.较近距离的公务活动用自行车取代汽车不会影响办公效率
D.B市环保局原来的公务活动主要采取汽车出行的方式
3.生物处于污染条件下,可以通过结合固定、代谢解毒、分室作用等过程将污染物在体内富集、解毒。其中生物的解毒能力是生物抗性的基础,解毒能力强的生物都具有抗性,但解毒能力不是抗性的全部,抗性强的生物不一定解毒能力就强。
由此可以推知:
A.解毒能力不强的生物不具有抗性
B.具有抗性的生物一定具有较强的解毒能力
C.生物可将污染物富集、解毒,所以生物能在污染环境下生存
D.不具有抗性的生物解毒能力一定不强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解析】第一句强调气温上升同时捕食竞争加剧,第二句说明磷虾的密度降低,第三句说明企鹅数量减少,三句话之间是因果关系。气温上升和捕食竞争加剧导致企鹅数量减少,即答案是C项。A项中的强调气温上升和捕食竞争加剧是并列关系,而非因果关系;B项中的企鹅灭绝和D项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无法得知,排除。
2.B【解析】本题论点是B市要用引进公务自行车方式来缩减财政开支;论据是A市用了这种方法很有效。本题是加强支持型的另一种考查方式,要找一个不能加强的选项出来。A项从可行性方面支持结论;B项说的是公务人员规模和公车数量与A市相近,只是强调情况相似,但是跟A市这么做最终是否可以用自行车代替汽车,以及这么做是否能缩减财政开支无关,不构成上述决定的前提条件;C项中强调的是办公效率,用自行车取代汽车的出行方式前提之一是不能影响办公效率,如果影响了办公效率就适得其反了,所以C项构成上述决定的前提条件;D项中原来使用汽车是自行车替代汽车的一个必要条件,如果原来不用汽车,那么就不存在所谓的自行车替代汽车,因此,可以支持。
3.D【解析】根据充分必要条件。①生物抗性→生物的解毒能力;②解毒能力强的生物→具有抗性的生物;③解毒能力不是抗性的全部;④抗性强的生物不一定解毒能力就强。利用逆否规则。A项可翻译为“–解毒能力强的生物→–具有抗性的生物”,“解毒能力不强的生物”是对②的前件的否定,否定前件无法推出否定后件,故A项无法从题干推出;B项可翻译为“具有抗性的生物→解毒能力强的生物”,“具有抗性的生物”是对②的后件的肯定,肯定后件无法推出肯定前件,故B项无法从题干推出;C项:题干只说生物在污染条件下会将污染物在体内富集、解毒,但没有说明这种富集、解毒跟在污染环境下生存的关系,无法推出;D项可翻译为“–具有抗性的生物→–解毒能力强的生物”,是②的逆否命题,符合逆否规则,为有效的推理,可从题干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