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天津市考行测题库精选720题(124-126)
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测题量较为稳定,均为120题左右,考察内容也比较固定,各模块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五大部分。天津市考行测全部为选择题题型,共计120题,分值100分。试题涉及的知识面广泛,考查的知识点繁多,包括政治、历史、科技、人文、法律、数学、逻辑等众多学科的内容。近年来,试题的综合性和灵活性逐渐加强,重点测查应试者的思维能力,这不仅要求考生对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有深刻的认识,还要能利用其中的原理和技巧来分析、解决各类问题。下面天津公务员考试网将近几年的题目特点整理如下,让考生了解考试的总体情况及各专项的命题趋势,明确备考方向。
2016-2020年天津公考行测题型题量分布统计表


考试时间120分钟,120道考题,平均每道题的解题时间仅有一分钟,这给考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但仔细分析历年真题你会发现,天津市考虽然题量很大,但都不是很难的题目,旨在考查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思考、推理、解题能力。历年天津市考均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和组织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需要复习的考生可借鉴参考公务员教材中心最新批次的2022年天津公务员考试教程(点击订购)。下面天津公务员考试网就行测科目为考生提供一些练习。
接下来完成1-3题!
1.关于古代服饰文化,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上衣下裳是汉服最基本的式样
B.“同袍同泽”中的“袍”为外衣,“泽”为内衣
C.旗装和马褂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服装
D.“披发左衽”中“左衽”指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
2.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的理念。下列语出《尚书》的是( )。
A.“和为贵”
B.“和而不同”
C.“协和万邦”
D.“兼爱非攻”
3.汉字产生的标志是殷商后期所形成的初步定型的甲骨文,其后经过了六千多年的演变,形成了我们今天的文字。下列汉字演变过程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隶书、小篆、楷书、行书
B.小篆、隶书、行书、楷书
C.隶书、小篆、行书、楷书
D.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天津公务员考试网参考与解析
1.答案: C
解析:A项表述正确。上穿衣下穿裳,裳即是裙。上衣下裳是中国最早的服装形制之一,也是汉服最基本的式样。
B项表述正确。袍是长衣服的通称,泽指内衣。“同袍同泽”原形容士兵互相友爱,同仇敌忾,后比喻共事的关系(多指军人),也指有交情的友人。
C项表述错误。满族服饰特点包括男子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女子穿长及脚面的旗装,或外罩坎肩等。故旗装、马褂是满族最具代表性的服装。
D项表述正确。古代中原汉族服装衣襟向右,以“右衽”谓华夏风习。“左衽”一般指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故本题选C。
2.答案: C
解析:A项出自《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B项岀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D项出自《墨子》。“协和万邦”出自《尚书》。故本题选C。
3.答案: D
解析:汉字经历了6000多年的发展过程,其形体演变是从甲骨文、金文变为小篆,再变为隶书、楷书、行书,其总的趋势是从繁到简。故本题选D。
题没刷够?

天津省考、事业单位考试交流群开放中,点击链接【2025公务员多省联考备考】加入群聊,可享受免费老师1对1解答服务,免费领取天津省考模拟卷,回忆版试题卷,全套笔试面试整理资料!
点击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