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天津公务员考试网 >> 时政要闻 >> 每日练习

2022年天津市考行测题库精选720题(622-624)

发布:2021-11-22 09:30:27    来源:天津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测题量较为稳定,均为120题左右,考察内容也比较固定,各模块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五大部分。天津市考行测全部为选择题题型,共计120题,分值100分。试题涉及的知识面广泛,考查的知识点繁多,包括政治、历史、科技、人文、法律、数学、逻辑等众多学科的内容。近年来,试题的综合性和灵活性逐渐加强,重点测查应试者的思维能力,这不仅要求考生对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有深刻的认识,还要能利用其中的原理和技巧来分析、解决各类问题。下面天津公务员考试网将近几年的题目特点整理如下,让考生了解考试的总体情况及各专项的命题趋势,明确备考方向。

  2016-2020年天津公考行测题型题量分布统计表
\

考试时间120分钟,120道考题,平均每道题的解题时间仅有一分钟,这给考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但仔细分析历年真题你会发现,天津市考虽然题量很大,但都不是很难的题目,旨在考查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思考、推理、解题能力。历年天津市考均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和组织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需要复习的考生可借鉴参考公务员教材中心最新批次的2022年天津公务员考试教程(点击订购)。下面天津公务员考试网就行测科目为考生提供一些练习。

  接下来完成1-3题! 
 
  1.现代人的喜怒哀乐、现代社会不断涌现的观念思潮和种种现象,都与现代性问题有             的深层联系。每个人都被现代化的洪流裹挟着前进,但往往置身其中而             。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    )。
  A.休戚与共 麻木不仁
  B.盘根错节 心领神会
  C.千丝万缕 浑然不觉
  D.息息相关 毫无察觉
 
  2.大众是聪明而挑剔的,对那些             、故作高深的东西,那些             、不着边际的东西,往往会表示“不感冒”而转头走开,讲空话、大话、套话、老话、重复话、累赘话,只会让生动活泼的理论变得             ,让富有内涵的理论显得胶柱鼓瑟。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弄虚作假 好高骛远 一潭死水
  B.声张造势 天马行空 死气沉沉
  C.故弄玄虚 不切实际 面目可憎
  D.扭捏作态 徒有虚名 生吞活剥
 
  3.造谣传谣行为不但构成违法犯罪,更不断侵蚀社会诚信,_____社会道德基础。打击网络“大谣”,净化网络环境,刻不容缓。现实中,互联网的监督涉及部门众多。要及时迅速地_____网络谣言,打击“大谣”,需要进一步提高“虚拟社会”的服务和监督水平。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侵入 鉴别
  B.侵袭 认清
  C.瓦解 甄别
  D.渗透 破除

 
  参考与解析

 
  1.答案: C
  解析: 本题属于成语辨析题。“休戚与共”强调利害关系相连。“盘根错节”比喻事情复杂,纠缠不清,不易解决,也比喻旧势力根深蒂固,不易清除。“千丝万缕”现多形容相互之间种种密切而复杂的联系。文中主要体现人的“喜怒哀乐”“不断涌现的观念思潮和种种现象”和“现代性问题”之间有复杂的“深层联系”,应选择“千丝万缕”。“息息相关”形容彼此之间关系密切,用在这里形容二者之间的深层联系,语义重复,搭配不合适。故排除A、B、D。“浑然不觉”意为混在一起,毫无察觉,符合文意。故答案为C。
 
  2.答案: C
  解析: 逻辑填空做题两步骤:辨析词义,结合语境。
  弄虚作假:耍花招欺骗人
  好高骛远:好,喜欢;骛,从事,追求。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一潭死水:潭,深水坑。一池子死水。比喻停滞不前的沉闷局面。
  声张造势:声张,大事张扬;造势,制造声势。
  天马行空:天马:神马。天马奔腾神速,象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
  死气沉沉:形容气氛不活泼。也形容人精神消沉,不振作。
  故弄玄虚:故:故意;弄:玩弄;玄虚:用来掩盖真相,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骗人。
  不切实际:不符合实际。
  面目可憎:面貌神情卑陋,使人看了厌恶。
  扭捏作态:具有矫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
  徒有虚名: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
  生吞活剥:原指生硬搬用别人诗文的词句。现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的搬用经验、理论等。
  第一空后顿号表并列,说明该词和故作高深意思相近,第二空后说不着边际的东西,就是不切实际。因此本题答案选择C。
 
  3.答案: C
  解析:A、B、D项“侵入”、“侵袭”、“渗透”与文段中“社会道德基础”语境搭配不当。“瓦解”比喻崩溃解体。文中语境信息对应“社会道德基础”, “甄别”区别,强调认真、慎重地鉴别,因此,本题答案C为选项。

 
题没刷够?
\

点击分享此信息:
没有了   |   下一篇 »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21 http://www.tjgk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皖B2-20110080-11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